圖說 : 大紫蛺蝶並不依賴一般蝶類常見的蜜源,而是偏好腐熟果實、殼斗科樹液及動物排遺等資源,因此營造多樣化棲地,是復育此瀕危蝶種的重要關鍵。(圖/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在永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台灣企業也正以行動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育。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25)日於竹北大樓舉辦「大紫蛺蝶保育行動」生態講座,邀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榮譽理事長張榮華,以「台灣蝴蝶資源與保育現況—大紫蛺蝶篇」深入介紹瀕危蝶類的棲地需求與保育挑戰。現場及線上共超過千名員工參與,展現企業對 環境永續與原鄉生態 的高度關注。
大紫蛺蝶是台灣原生且瀕臨滅絕的保育蝶種,幼蟲仰賴 沙朴樹葉 為食,並依靠落葉堆進行越冬。然而,棲地破碎化、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壓力,讓族群存續面臨危機。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近年推動「再現蝶影—守護大紫蛺蝶美麗家園」計畫,透過 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台,攜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及白蘭部落在地居民,進行棲地監測、無人機航拍沙朴分布、志工巡護與環境教育推廣。
新唐科技響應此計畫,投入企業資源支持白蘭部落建構大紫蛺蝶的永續保育場域,並規劃將科技專業導入實證調查,推動更多 以數據為基礎的生物多樣性保育行動。
新竹分署長夏榮生指出,蝶類保育需要政府、學術單位、企業與社區共同努力,企業加入象徵 ESG落實到生物多樣性守護 的重要一步。此次合作不僅是企業永續承諾的具體展現,更是台灣在全球生態保育舞台上的新示範。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榮譽理事長張榮華,藉由蝶類多姿多彩的繁複樣貌,娓娓道出台灣獨特的地理格局與生物多樣性價值。(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大紫蛺蝶幼蟲具獨特越冬習性,會潛伏於沙朴落葉堆度過寒冬,蝶會志工不畏高山低溫與險峻地形,持續進行冬季幼蟲監測。(依法核准調查,請勿仿效)(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