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簡嘉論(第2排中)及高科大海科處蔡美玲處長(第1排中)與會人員合影(圖/高科大)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精釀啤酒熱潮再添年輕力量!「2025啤酒最大盃秋季賽暨分享會」由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科技發展處、駁二藝術特區、泫智國際有限公司(自由人釀造) 聯合舉辦,8月16日於高科大楠梓校區熱烈展開,由11位 BJCP(啤酒評審認證協會)國際認證評審進行專業評比,並於8月23日在駁二C9倉庫舉辦頒獎及分享會,吸引眾多啤酒愛好者與釀造新秀齊聚交流。
學生首戰即奪獎 高科大水食系團隊嶄露頭角
比賽共分「大專新人德式小麥組」、「Lager組」、「IPA組」、「增味與實驗組」四大類。高科大 水產食品科學系學生洪菀妤、楊子儀、林怡君、王玫羚、黃韻達 在謝承哲與黃俊能兩位老師指導下,初次參賽即斬獲「德式小麥組」與「增味與實驗組」雙項第三名佳績。評審肯定團隊新血加入為比賽帶來活力,並鼓勵持續挑戰,為台灣精釀啤酒注入新動能。
從排斥到熱愛 學生分享釀酒心路歷程
學生 黃韻達 坦言自己過去因酒疹排斥啤酒,但參與釀造後逐步改觀。他分享:「第一次品嚐麥芽糖化後的甜味,完全顛覆了對啤酒的想像;後來逐漸能欣賞小麥啤酒的香蕉、丁香香氣,這不僅是味覺突破,也是一次跨出舒適圈的重要體驗。」
另一位學生 林怡君 則介紹團隊的「芭樂酸啤酒」作品。她表示,這款特調以 燕巢在地芭樂 為原料,融合柏林酸小麥基底,不僅象徵土地情感連結,更賦予啤酒獨特酸甜層次,讓不習慣苦味的人也能接受。她說:「這不只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團隊合作的成果與驕傲。」
分享會熱鬧登場 產官學齊聚交流
在頒獎與作品分享環節,參賽者們逐一介紹啤酒的釀造理念、原料選擇與工藝特色,專業與同好們共同品嚐、交換心得,現場氣氛熱烈。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 簡嘉論 與高科大海科處處長 蔡美玲 也親臨頒獎,肯定學生團隊的表現。
活動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場 精釀啤酒文化交流盛宴,展現了學生如何將在地食材、國際釀造技術與創意結合,推動高雄成為台灣手工啤酒的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