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林內搶水節盛大回歸 濁水溪文化旅遊再升級

圖說:展現合作、勇氣與堅毅精神,喚醒地方記憶,展現農村傳統文化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傳承濁水文化記憶,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 與林內「教芋部」攜手合作,第七屆 「林內搶水節」 於本月12日及13日在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熱鬧登場,睽違兩年再度吸引眾多民眾參與。活動以「文化傳承、產業創新、永續旅遊」為核心,兩日規劃豐富內容,從競賽到體驗,讓濁水溪流域的文化魅力再次被看見。

圖說:2025林內搶水節!睽違兩年再度熱鬧登場

泥水競賽喚醒在地記憶

今年搶水競賽特別邀集雲林縣內國小、國中與高中共15組隊伍同場角逐。參賽學生在泥水中重現濁水溪水利智慧,不僅展現合作、勇氣與堅毅精神,更喚醒地方記憶,將農村傳統文化以年輕活力傳承下去。活動同時結合文化體驗、市集與食農遊程,並與 三好國際酒店 合作推出半日小旅行,帶領遊客走訪小農場域、參與DIY手作,深度感受農村生活樣貌。

食農教育串聯文化體驗

濁水溪流域因肥沃黑泥土孕育出優質農產,其中以 林內芋頭 最具代表性。南投分署表示,自2016年起即輔導烏塗社區推動芋頭品牌,並成立全台唯一四季皆可採芋的食農教育場域「林內教芋部」。該場域除開發多樣化食芋體驗行程,也串聯青農推廣在地農產,打造農村品牌的亮點路線。透過農產與文化結合,讓民眾從「搶水文化」理解歷史脈絡,從食農教育認識土地價值。

圖說:今年搶水競賽特別邀集雲林縣內國小、國中與高中共15組隊伍同場角逐

傳統籠仔笱智慧重現

林內「教芋部」部長 林建安 表示,籠仔笱是濁水溪沿岸農民早期攔水導流的重要工具,自2016年「搶水節」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十年。雖然該技術於1978年後逐漸消失,但所承載的合作精神與農村智慧至今仍具價值。今年在南投分署輔導下,社區開發「濁水溪籠仔笱飲水文化教具」,讓民眾能親手操作傳統水利工法,以遊戲化方式傳遞「飲水思源」精神。

《芋遊未盡》全面升級

林內「教芋部」去年與「赴原 Saikin」團隊合作推出食農教育桌遊《芋遊未盡》,大受師生與玩家歡迎。今年全面升級版本,融入食農教育六大面向,讓玩家體驗農地經營、契作挑戰與銷售抉擇,深入理解芋頭產業鏈與永續農業的重要性。另推出「濁溪文教」提案,將籠仔笱教具與飲水文化結合,轉化為可實際操作的文化教材,適合親子同樂或作為學校課程資源,寓教於樂傳承土地智慧。(圖/農業部)

更多活動資訊,請上「農村小童」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