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 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左)體驗AI手沖咖啡,讓喝咖啡也可以很「科技」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人工智慧正從冰冷的運算工具,轉化為能理解情緒、協助生活的智慧夥伴。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於9月25日至26日舉辦 Living Lab+ Open Day(共創實驗室開放日),集結20家廠商、超過30項展品,聚焦AI與機器人在樂齡照護、運動健身及日常生活的創新應用,累積已帶動百萬人次體驗,展現AI技術實際落地的成果。
三年進化 成跨界共創平台
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表示,Living Lab+ Open Day自2023年舉辦以來,已連續三年舉行,並逐步從展示場域升級為跨界共創平台。三年來累計超過百項創新體驗,結合新創與企業進行產品測試、實證與共創。今年更進一步以「生態系共創」為目標,帶動AI產業價值鏈整合,展現臺灣AI不再停留於單點研發,而是跨域合作的新格局。
樂齡照護AI亮點應用
在長照應用上,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數轉院)推出多項AI健康工具:
-
「糖尿病AI醫生」: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與《康健雜誌》衛教資訊,隨時解答糖友疑問,造福全臺250萬名患者。
-
「愛腦快篩」:僅需30秒故事輸入,即可在1分鐘內生成認知報告,用於早期失智篩檢。
-
「NIR+健康快篩」:5至8分鐘內即可提供缺水、睡眠與壓力等健康報告。
論壇也展示銀髮監測、樂齡學習與高齡照護AI工具,提供多元健康守護方案。
圖說 : 資策會今(25)日舉行Living Lab+Open Day開幕活動,圖為與會貴賓合影,前排右起為: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呂正欽、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科長朱聖心、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處長范煥英、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運動部政務次長黃啟煌、資策會數轉院院長林玉凡、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陳宜靜及台鋼新零售董事長李雲琴
日常生活與娛樂應用
在生活應用方面,AI虛擬人除擔任健康諮詢醫師,還能化身手語翻譯大使,推動無障礙溝通。「魔法沙龍」則結合臉部偵測與妝髮設計,一鍵更換髮型服飾,並可語音切換背景,創造沉浸式體驗。
資策會也將「AI換臉」技術導入 高雄義大遊樂世界5D鬼船,於10月11日萬聖節展出。透過LED螢幕偵測遊客臉孔,與虛擬鬼怪換臉,讓遊客瞬間化身恐怖片主角,提升遊樂體驗趣味。
運動體驗跨足全臺
在運動互動領域,資策會數轉院攜手世大智科、邏仕數位等業者,共同打造沉浸式運動遊戲:
-
WhizToys運動地墊:新增「套圈圈」遊戲,已應用於宜蘭綠色博覽會與高雄運動中心。
-
「OrinArch」數位射箭:結合雷達掃描與安全吸盤箭矢,從實驗室推展至宜蘭童玩節,成為爆紅親子互動遊戲。
跨界藝術與AI共創
除了科技展示,資策會今年首度與AI藝術家合作,以「萬花筒」為核心視覺意象,象徵多元創新應用匯聚交融。並攜手國家交響樂團(NSO)推出《繪響新世界──聽!憶起畫當年:以數位活化回憶創作》活動,協助長者以數位方式重構記憶,透過環景展演呈現科技與藝術的跨界結合。
AI快研究 驅動臺灣創新能量
資策會強調,臺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AI科技在樂齡需求、運動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將愈加重要。Living Lab+ Open Day不僅是展示平台,更是加速驗證與推動產業落地的關鍵場域。未來將持續以「AI快研究」模式,攜手更多夥伴,讓AI技術真正走入大眾生活,提升臺灣在全球數位創新生態的能見度。(圖/資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