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海洋廢棄物從垃圾到資源 臺灣展現永續藍色行動力

圖說 : 海保署陸曉筠署長現場致詞照片

中華新聞報/台北報導

為深化亞洲區域合作、推動海洋廢棄物治理,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 9 月 29 日至 30 日舉辦「2025 海洋廢棄物治理深化亞洲夥伴孕育工作坊」,邀集來自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印尼等 12 國的專家學者及青年代表,齊聚一堂,聚焦海廢治理策略。

圖說 : 2025海洋廢棄物治理深化亞洲夥伴孕育工作坊與YIC全球青年挑戰賽3位得主合照

此次工作坊與會陣容多元,包括 4 位國際專家、6 位國內專家,以及來自肯亞、祕魯、斯里蘭卡的 3 位「2025 年度全球青年創新挑戰」得主,另有 16 位亞洲國家代表與超過 60 位與會者,展現臺灣積極串聯亞洲、推動跨國合作的行動力。

圖說 : 亞洲海廢工作坊現場分組實作海廢清除垃圾車

會議安排兼具理論與實務,內容涵蓋 專題講座、圓桌論壇、跨國交流及實作課程,呈現三大特色:
首先,跨國與跨世代的討論凝聚了亞洲在「源頭減量、循環利用」上的共識;其次,專家洞見與青年創新思維激盪出智慧監測、漁具回收再生、海洋教育等解方;最後,透過互動設計深化亞洲合作網絡,建立長期夥伴關係。

在實作環節,與會者更實地參與海洋廢棄物清除演練,並測試「海廢清除船」等創新工具,讓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最後的圓桌會議,各國代表分享返國後的落實承諾,確保討論成果轉化為持續行動。

圖說 : 亞洲海廢工作坊分組實作海廢清除垃圾車下水測試效能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 在致詞時強調:「透過這次工作坊,我們希望把海廢議題轉化為連結彼此的契機。語言不會是阻礙,海廢更不會是阻礙;因為共同面對的挑戰,我們能彼此交朋友、攜手合作。臺灣願與亞洲各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共創乾淨、永續的海洋,留給下一代。」

圖說 : 2025海洋廢棄物治理深化亞洲夥伴孕育工作坊大合照

此外,海保署於 9 月 25 日出版的第 25 期《海洋漫波》季刊,以「海廢的華麗轉生」為題,透過「蔚藍巡禮」、「擁抱藍海」、「協力藍圖」、「未來的海」、「與海同行」、「海海人生」等單元,邀集 12 位保育、藝術、教育領域專家,展現臺灣如何將海廢轉化為藝術創作、建材應用及生活用品。刊物內容正好呼應此次工作坊的核心精神:將海廢視為合作與創新的契機,為亞洲與世界共創永續共享的藍色未來。(圖/海保署)

 

本篇文章由廠商小額贊助刊登

諭達進出口報關 07-3336839

聯繫Email:easywind_no1@hotmail.com

網址http://www.tycoon-custo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