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熱烈報名中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減碳與人才斷層等挑戰下,臺灣製造業面臨轉型壓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的 「在地產業學研創新加值整合推動計畫」 結合法人研發能量與學界資源,由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金屬中心) 自10月14日起舉辦 《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以「創新力、轉型力、設計力、智慧力」四大核心,針對軸承齒輪、鈑金、手工具及金屬表面處理等在地關鍵產業提出解方,協助業者開創轉型新契機。
四大研討會聚焦產業痛點
10/14(週二) AI引領傳動產業創新力
傳動零件產業長期受制於研磨精度與交期壓力。透過AI監控、智慧軟體與數位化加工,業者將可縮短調機時間、提升一致性,打造高值製造模式。
報名連結:https://pse.is/85v8d2
10/21(週二) AI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
傳統鈑金檢測仰賴人工,耗時且易出錯。AI結合AOI技術實現全檢,品質管理從「亡羊補牢」轉為「預防」。會議將解析國際趨勢與在地案例。
報名連結:https://pse.is/85v8jf
10/30(週四) 手工具產業設計力升級
手工具產業正從代工轉向高值設計。中鋼合作開發專用鋼材、近淨形鍛造降低浪費,加上數位模擬輔助開發,協助特典、立勇、數泓、偉群、唯誠等業者突破低價競爭,打造領先品牌。
報名連結:https://pse.is/85v93b
11/06(週四) 金屬表面處理智慧力
長期依賴師傅經驗的表面處理業,藉數據治理與製程追溯,能有效提升良率、降低能耗,因應碳稅與ESG規範,切入國際高階供應鏈。
報名連結:https://pse.is/85v9dd
產業轉型關鍵契機
金屬中心指出,臺灣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在於完整供應鏈與群聚效應,但隨著國際競爭壓力升高,唯有透過 數位化、AI應用與設計創新,才能守住利潤並拓展市場。此次研討會將串聯政策、技術與市場,從痛點直擊到解方落地,為產業提供實際可行的轉型路徑。(圖/金屬中心)
本期文章由廠商小額支持贊助刊登
諭達進出口報關 07-3336839
聯繫Email:easywind_no1@hotmail.com
http://tycoon-custo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