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中山大學張玉盈教授力抗病魔 榮獲衛福部「金鷹獎」

圖說 : 力抗病魔更新得力!中山大學資工系教授張玉盈曾是工學院唯一女教授、最年輕教授,堪稱「人生勝利組」,但人生30歲後卻有如「秀姑巒溪」般的曲折,歷經長女夭折、婚姻受挫與重大罕見疾病,最終成為輪椅族。她努力面對,持續教書、做研究,榮獲衛福部第29屆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資工系教授 張玉盈,以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在歷經家庭劇變與兩項罕見疾病折磨後,仍持續堅守教研崗位,榮獲 衛生福利部第29屆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

從「人生勝利組」到勇敢迎戰病魔

張玉盈曾是 中山大學工學院唯一女教授,也是校內最年輕正教授。她自幼懷抱科學夢想,考取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學僅5年完成碩、博士學位,學術成果豐碩,被指導教授盛讚為「多產的論文寫作者」。

返臺後,她於27歲成為母親並進入中山大學應數系任教,6年內升等正教授並轉入資工系,屢獲 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研究績優獎、優良導師獎,以及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中國工程學會南區優秀青年工程師獎,一度入圍十大傑出女青年。

然而,30歲後的人生卻遭逢波折。張玉盈不僅面臨婚姻破裂、長女夭折,更在單親階段接連罹患「修格蘭氏症候群」及「多發性硬化症」,最終需仰賴輪椅代步。她坦言:「當我拿到第二個重大傷病診斷時,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教多久。」

化挫折為動力 成就跨領域典範

雖多次進出醫院,單次住院最長達35天,她仍選擇重返講臺,帶領研究生、申請計畫、發表論文。49歲後,她決心改變態度,從內向寡言轉為主動分享,並將資工專長跨領域結合醫學研究,與 長庚醫師、慈濟醫師 合作,發表多篇高品質國際期刊論文。

在教學上,她更用心營造互動氛圍,不論是 穿聖誕老人裝扮授課,或疫情期間遠距教學以趣味道具增加互動,她幾乎從未缺席課堂。她常以一句話勉勵學生:「不做就什麼都沒有,做了才有機會。」

金鷹獎實至名歸

中山大學指出,張玉盈曾是工學院百名教師中唯一女性,在面對 雙重自體免疫疾病、教研與育兒壓力時,仍能笑容滿面與人互動,並持續貢獻研究成果與學生培育。校方認為,她正體現了「金鷹獎」精神:即使身體受限,仍能如鷹展翅飛翔。

張玉盈以「殘而不廢」的人生故事,證明身心困境並非阻礙,而是推動她繼續前行的力量,也為社會注入更多勇氣與希望。(圖/中山大學)

本期文章由廠商小額支持贊助刊登

諭達進出口報關 07-3336839

聯繫Email:easywind_no1@hotmail.com

http://tycoon-custo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