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臺東首座星空羅盤啟用 海洋委員會攜手南島民族共築文化地標

圖說 : 本次來臺交流之造船工藝師Poutama Hetaraka及Shane Hakaraia為臺灣打造星空羅盤

中華新聞報/臺東報導
「呼喚著遠方的航海者—『回望而行』星空羅盤正式啟動!」由 海洋委員會 補助、臺東縣南島支架大洋舟航海協會 主辦的「Ka Mua Ka Muri 回望而行」活動,於 10 月 4 日在臺東活水湖觀星坡迎來最重要的文化時刻——臺灣首座面向太平洋東海岸的星空羅盤正式啟動。在毛利工藝師、在地青年與部落長老共同祈福下,象徵臺灣透過海洋工藝與南島智慧再度與世界相連。

圖說 : 星空羅盤啟用儀式合影

海洋工藝連結南島文化

海洋委員會指出,南島語族的歷史正是以海洋與航海技藝編織而成。本次交流特別邀請紐西蘭北島 Te Tapuwae 傳統造舟學校首席造舟大師 Heemi Eruera 率領毛利文化工作者來臺,並與公東高工師生及在地雕刻職人合作,透過星辰導覽與造舟工藝,展現南島民族在太平洋文明中的深厚血脈。

圖說 : 台東縣南島支架大洋舟協會為星空羅盤以海螺號角向四方吹送

星空羅盤啟動 臺灣文化新地標

活動最高潮在臺東活水湖觀星坡登場。首支雕刻柱由毛利工藝師與臺灣青年合力完成,並在部落長老祈福聲中啟動,成為臺灣第一座星空羅盤。海洋委員會表示,這不僅是一件雕刻藝術品,更是國際合作與族群智慧交織而成的文化地標,象徵航海智慧由傳統走向未來。

圖說 : 微電影放映座談-毛利族人、造船工藝師與航海家現場分享與海共生生命歷程

現場並同步播放以南島航海與工藝為主題的微電影,透過光影再現造舟、雕刻與星象文化,讓觀眾體驗「回望而行」的精神。

四方雕刻計畫 藍色未來的起點

南島支架大洋舟航海協會理事長 江伊茉(Yvonne Chiang) 表示,首支雕刻柱只是開始,未來將逐步完成東南西北四方位雕刻,並於 2026 年臺東博覽會完整亮相,成為結合文化交流、航海智慧與教育的公共文化地標。

海洋委員會強調,將持續推動國際交流與在地合作,透過工藝與海洋連結,讓臺灣成為南島民族的重要據點。工藝是修補的力量,海洋是交流的橋樑,唯有跨越疆界、世代與文化,才能共創共享的藍色未來。(圖/海委會)

圖說 : 星空羅盤啟用祈福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