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慈濟基金會)
中華新聞報/花蓮報導
颱風環流重創花蓮光復地區,災後重建需求龐大。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災後持續投入關懷與救助,繼設立 光復糖廠醫療站、光復火車站服務點、以及行動餐車供應熱食後,自 10月9日起啟動第二批慰問金與物資發放,並針對災民需求提供修繕與輔具援助。
此次發放首先在 大安村 展開,並將於雙十連假陸續前往 大平村、大馬村、阿陶莫部落 等地。
災民心聲:慰問金帶來希望
大安村王先生無奈表示:「家裡都覆沒,損失無法估算,真的欲哭無淚。」他感謝慈濟提供的慰問金與物資,對生活有實質幫助。范女士獨自撫養兩名小孩,房屋受損只能暫住他人家中,她說:「幸好有政府和慈濟的慰問金,暫時可以撐過去,但未來何去何從還不知。」
村長受傷仍奔走
大安村長 徐振雄 家中同樣受災,還因救災腳趾磨破受傷,但仍持續為村民服務。他表示,大安村約400戶、人口超過千人,慈濟與各界善心人士的關懷,讓村民有信心重建家園。
輔具援助:守護高齡長者
許多依靠輔具的民眾也向慈濟提出需求。10月9日,慈濟志工送來 電動床、輪椅、助行器、氣墊床 等輔具,首先送達 光復火車站前江爺爺與江奶奶的家。
90多歲的江爺爺因清淤閃到腰骨頭滑脫,慈濟志工立即送來電動床與拐杖。江家女兒江女士感謝地說:「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送到,慈濟師兄師姊真的幫了大忙。」
災後修繕:先解決居住需求
住在 大馬村 的李家,房子遭泥流淹到200公分,水電管線全毀。慈濟志工進行水電復原、清理化糞池,並協助門窗修繕與防蚊措施。李小姐坦言:「縣府也來評估可能要遷村,但至少現在有臨時能住的地方,真的很感謝慈濟。」
慈濟志工同時幫李家申請 福慧床與隔屏,讓家人暫時不用再睡地上。
愛心接力,持續關懷
慈濟強調,救災不僅是物資援助,更重視重建信心。從醫療、熱食到慰問金,再到修繕與輔具,每一步都是希望能幫助災戶恢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