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面對地緣政治與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臺灣產業積極強化供應鏈韌性、加速轉型升級。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簡稱園管局)自113年起推動「園區產業供應鏈協同與韌性轉型輔導計畫」,協助園區企業導入數位化、風險管理及智慧化物流系統,迄今已創造衍生效益高達2.44億元。
圖說 :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吳淑芳代理組長與參與活動貴賓大合照
園管局(16)日於臺中集思會議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六家受輔導企業現場展示成果,展現臺灣產業鏈在全球挑戰下持續強化自我體質、穩健前行的決心。
數位轉型+風險管理 園區企業展現韌性升級
園管局指出,該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協助企業降低供應鏈風險、因應美國關稅及地緣政治變動,同時建立跨產業協同合作模式。計畫內容涵蓋流程優化、人才培訓、系統整合與智慧化管理等層面,目前已走訪百餘家企業,針對各公司痛點提出客製化改善方案。
圖說 :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 黃清譽常務理事 致詞
透過專案輔導與跨廠協作,企業在生產效率、資訊透明度與庫存管理上均獲得顯著提升,也讓整體園區的供應鏈協同能力與抗風險韌性進一步增強。
智慧物流與精實管理成果亮眼 業界共創新效益
在成果發表中,多家企業展現輔導成效:
永信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導入智慧物流系統,利用自動化秤重與即時資料回傳功能,解決「庫存過多卻缺料」的長期問題,有效提升出貨準確度與庫存透明度。
圖說 :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黃國峰 處長介紹園區產業供應鏈協同與韌性轉型輔導計畫
政伸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則與美利達自行車體系的10家供應商合作,透過人才培訓與精實管理機制,改善上下游協作流程,顯著提升製程穩定性與交期掌控。
弘裕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外包風險管理及數據整合方面取得突破;
全興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強化排程與設備維護系統;
余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導入智慧監控及數據串接技術,提升即時反應能力;
威日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則透過制度化換線與效率優化,成功降低生產中斷風險,展現本土企業對抗紅色供應鏈壓力的韌性與創新。
圖說 :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吳淑芳代理組長致詞
園管局續推計畫第三期 打造更強韌的臺灣產業鏈
園管局表示,成果發表不僅促進企業間經驗交流,也帶動更多園區業者投入供應鏈強化行列。該局強調,將在115年啟動第三期計畫,擴大輔導範圍,廣邀受國際經貿變動影響的企業參與,持續推動供應鏈協同升級與智慧韌性布局。
園管局指出,透過政策引導與企業合作,臺灣產業鏈將能在快速變動的國際環境中穩健成長,達成「強韌供應鏈、永續產業發展」的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