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師大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人工智慧(AI)正重塑教育現場的學習模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今(19)日於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十樓國際會議廳舉辦第十五屆「閱讀評量與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以「閱讀教學全攻略:AI × 雙閱讀 × 雙語閱讀」為主題,結合AI科技、雙語教學與素養導向課綱,為臺灣閱讀教育開啟新篇章。
杜明德學務長:AI時代閱讀素養是教育永續的基礎
開幕式由高師大學務長杜明德主持,他在致詞中指出,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習的起點,更是跨域思考與創新應用的核心基礎。面對AI時代的變遷,教師應以開放心態擁抱科技,讓AI成為輔助閱讀與思辨的工具,幫助學生「在理解中培養思考、在閱讀中拓展世界」。
杜明德強調,推動閱讀素養不僅是培育語文能力,更是落實教育永續的重要步驟。他期勉與會教師透過本次研討會,探索AI與閱讀教學的融合策略,推動「跨域整合」的教育新典範。
三大講者聚焦「AI×雙語×雙閱讀」 展現教育現場的創新能量
今年研討會特邀三位教育領域的代表性講者,分享AI與雙語閱讀的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
首先,由國立成功大學鄒文莉教授主講「臺灣雙語教學新思維」,探討如何在教學現場深化雙語教育,從基礎教育扎根,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學生。
接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馬健翔老師以「雙語閱讀遇上AI:科技融合下的教學轉化」為題,展示AI如何輔助教師設計互動式學習活動,讓雙語閱讀從傳統走向智能化。
最後,由南投縣人和國小呂家賢老師以「布農小背包:閱讀雙素養在專題導向學習的實踐」為題,分享在偏鄉教育中結合紙本與數位閱讀的感人故事,展現教育的溫度與希望。
現場氣氛熱烈,與會者包含全國近兩百位教師與研究生,分場次發表論文共創歷屆新高,反映教育界對AI結合閱讀教學的高度關注。
方金雅主任:AI與雙閱讀是教師的核心能力
高師大閱讀評量與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方金雅表示,本屆研討會報名情況相當踴躍,開放名額即「秒殺」,顯見教育現場對AI輔助閱讀與雙語教學議題的熱烈反響。
方主任指出,AI並非取代教師,而是提供教育者嶄新的閱讀輔助工具,無論是「AI輔助教學」、紙本與數位並行的「雙閱讀」,或深化素養導向的「雙語閱讀」,皆是教育者在未來應具備的重要能力。
她強調,閱讀不僅是文字的理解,更是心靈的感動與行動的力量,期盼透過研討會的跨域交流,讓閱讀教育在臺灣的教育沃土中持續發光發熱。
AI引領閱讀新時代 高師大實踐教育創新典範
本屆研討會不僅整合AI技術、語言教育與閱讀教學,更具體展現高師大長期在教育創新上的實踐成果。學校將持續推動AI素養融入課程設計,並透過「雙閱讀」策略讓學生在紙本與數位間自由切換,實現多元識讀與跨文化理解的能力。
高師大表示,未來將深化與各級學校的合作,推動AI教育與閱讀教學的結合,讓臺灣的閱讀教育更具前瞻性與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