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TAIWAN COP5駁二登場 高雄科技大學以行動實踐永續願景 展現教育與創新的永續力量

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第五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昨(24)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盛大登場,活動為期三天至10月26日止。此次展會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高雄市政府及國泰金控共同主辦,集結產官學研能量,以「成就淨零,共創更好 Empower Change, Achieve Net Zero」為主題,聚焦「韌性、創新、共融」三大核心議題,展現臺灣推動淨零轉型的具體行動力。

其中,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科大)由永續處號召師生參展,以「跨域創新、永續共融」為策展主軸,展出ESG三大面向的校務推動成果與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亮點,展現學校在氣候行動、永續教育與地方共榮上的實踐能量。

高科大以教育創新引領永續轉型 楊慶煜校長:合校即是永續承諾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出席開幕表示,三校合併象徵資源整合與共好發展的永續承諾,學校以「做中學、學中創」的教育精神,讓學生從真實議題出發,結合設計思維、地方創生與產學合作,將學習化為行動,讓永續理念成為推進社會轉型的力量。
當前封面

楊校長指出,大學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力量。高科大結合智慧校園與數位治理,持續培育「全方位跨域、國際移動力、永續學習力、具人本關懷」的人才,實現「高雄的智庫、產業的引擎、南向的基地、融合的校園」之願景,並朝淨零碳中和典範大學邁進。

展區回顧合校以來永續歷程 從校務整合到地方實踐

本次高科大展區以「教育創新 × 地方實踐」為策展主題,回顧自2018年三校合併以來的永續發展歷程,從智慧治理、節能校園到USR計畫,全面展現「合校即是永續承諾」的實踐精神。

其中,高科大USR團隊「永續海岸創生-臺17漁村實踐計畫」特別受到矚目。該計畫運用石斑魚副產物開發天然寵物食品,延伸漁業價值鏈並減少資源浪費,榮獲2025年臺灣永續行動獎肯定。團隊長期深耕臺17線沿線養殖聚落,從永安、彌陀到梓官地區推動海洋保育、食漁教育與產業升級,成功打造大學社會責任與地方共榮的典範模式。

永續設計創意登國際舞台 高科大勇奪德國iF金獎

在創新創業領域,創新創業處助理教授陳建志帶領學生以香蕉假莖纖維開發再生紙材,設計出「Banana Fiber Paper Packing Design」果乾包裝作品,勇奪德國iF設計金獎及多項國際大獎。該作品以廢棄農業資材再利用為核心概念,結合創新設計與綠色製造思維,展現高科大在循環經濟、綠色設計與永續創新的前瞻實力。

永續留言牆凝聚民眾力量 共同描繪永續生活藍圖

為鼓勵全民參與永續行動,高科大展區設置「永續留言牆」,邀請參觀者留下對未來永續生活的想像與提案。參觀者可透過互動體驗、創意留言與行動思考,分享可實踐的社區合作構想,讓永續理念從教育殿堂延伸至全民生活,形成一場凝聚公眾意識的環境行動。

展現產學共榮新典範 高科大以行動實踐氣候永續教育

高雄科技大學此次以具體行動實踐「淨零共創、永續共融」的核心理念,不僅展現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成果,更象徵高雄城市在氣候行動與永續教育上的堅定步伐。從校園治理到地方創生,從綠色設計到公民參與,高科大以行動為本,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與永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