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茄萣戶政舉辦走讀族群文化課程 新住民走入眷村、部落與客家社區探索台灣之美


深入眷村、部落與客家社區 三階段課程促進新住民文化共融與在地連結


中華新聞報/高雄報導
為促進新住民深入了解台灣多元族群文化並融入在地生活,高雄市茄萣戶政事務所自10月19日至11月16日舉辦「走讀族群文化探索社區生活」三日系列課程,邀請多位新住民朋友共同參與。活動由茄萣戶政事務所主任張惠

雯主持,並與公館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透過走讀導覽、文化體驗與實地互動,讓學員們從「認識文化」到「融入社區」,深刻體驗台灣的多元文化底蘊。
新聞圖片

第一站:走入眷村時光 體驗戰後移民文化的記憶與重生

活動首日以「眷村文化探索」為主題,帶領學員走訪台灣眷村文化園區、建業新村、明德新村及左營軍區故事館。
專業導覽員以生動解說引領大家穿越時空,回顧戰後外省族群落地生根的歷程,體驗那段充滿艱辛與希望的移民故事。
老屋巷弄的氛圍與文化展示,讓學員親身感受眷村生活的溫度與堅韌精神。許多新住民學員表示,透過導覽更理解台灣社會的多元成因,也對這塊土地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
新聞圖片

第二站:走進原鄉文化 體驗排灣與魯凱族的生活智慧

第二場課程於11月9日舉辦,以「原住民族文化體驗」為主軸,地點選在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與禮納里部落。
課程結合排灣族與魯凱族傳統工藝、部落故事與互動體驗,學員們親手製作手珠飾品,並在魯凱族講師李金龍的指導下,體驗以手洗方式製作野生愛玉。
李金龍講師同時分享部落災後重建與社區治理模式,讓學員了解部落的堅毅與凝聚力。新住民們對部落文化的敬佩與好奇,使活動現場洋溢熱烈互動氛圍。

第三站:走訪美濃 感受客家勤儉與農業智慧

課程最後一天(11月16日)移師美濃地區,走讀美濃客家文物館與瀰濃社區,帶領學員體驗客家族群的生活文化與農耕智慧。
透過文化導覽與在地居民互動,大家親身體會客家文化中「勤儉惜福」的精神,從飲食、語言、建築到人情風俗,學員們都收穫滿滿。
活動最後並由茄萣戶政事務所致贈紀念證書,感謝學員熱情參與,象徵文化學習與在地交流的美好成果。

張惠雯主任:讓新住民「從認識到參與」 建立文化歸屬感

茄萣戶政事務所主任張惠雯表示,此系列課程不僅是一場文化探索之旅,更是協助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的重要橋樑。
許多新住民初抵台灣,面臨語言與文化適應挑戰,透過這樣的走讀課程,能以輕鬆方式理解台灣文化、法律與社區運作模式,進而培養生活自信與歸屬感。

她強調,「從認識到參與」是推動族群共融的關鍵理念,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活動,讓新住民在文化體驗中找到家的感覺,深化社區連結。

高雄市府推動多元文化共融 讓「文化共融、社區共好」深耕地方

高雄市政府長期重視新住民政策,透過各區戶政事務所推動多元學習課程,協助新住民適應生活、認識在地文化與參與公共事務。
茄萣戶政事務所的「走讀族群文化」課程即是典範案例,結合地方社區、文化單位與學員共同參與,實踐市府推動的「文化共融、社區共好」願景,為多元族群共榮開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