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部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教署)與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合作推動的「日語合作夥伴派遣計畫」邁入第 10 年,114 年度第 10 期日語合作夥伴已陸續抵臺並分發至各校。透過日籍夥伴直接進入教室,臺灣學生得以接觸最地道的日語教學與文化體驗,為臺日文化交流奠定重要基礎。
日籍夥伴青山小姐:把日本文化變成「看得見、摸得到」的學習經驗
以 113 年第 9 期派遣之 青山小姐 為例,她在國立鳳新高級中學(日語選修課)帶來母語者的教學方式,示範日常對話、慣用語與語感練習,並以豐富活動讓文化走進課堂。
青山小姐帶領學生體驗:
日本茶道
浴衣試穿
章魚燒料理
日本祭典舞蹈
跨國書寫日本新年賀卡
這些內容讓學生不只「學日語」,更「用日語」認識文化,創造跨文化學習的深刻記憶。
大城先生:沖繩視角的國際交流,把語言變成學生的未來動力
曾在國立臺東高中服務的日語夥伴 大城先生,來自沖繩,擁有琉球銀行、花旗銀行與美國在日領事館工作經驗。他不僅帶進日本文化,也利用下課時間與學生聊天,提供:
日本旅遊資訊
留學經驗分享
職涯發展建議
透過一對一交流,大城先生成功建立學生自信,鼓勵他們勇於開口說日語,使語言學習變得更自然、更生活化。
田村小姐:創造生活化學習環境,讓語言不再只在課本裡
在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中的教學中,田村小姐結合文化體驗與詞彙學習,例如在抹茶實作課裡,學生同時:
動手製作抹茶
學習茶道常用日語
在情境中練習語言表達
她強調創造「生活感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練習,提升語言自信與文化理解。
國教署:十年成果豐碩,臺日文化交流持續深化
國教署指出,「日語合作夥伴派遣計畫」十年來已協助全臺無數學生接觸真實日語與日本文化,促進校園國際化,也加深臺日之間的理解與友誼。未來將持續拓展合作,讓更多孩子能在教室裡與世界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