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部
中華新聞報/綜合報導
為強化全國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教師的教學能量,教育部國教署首次辦理科技類科教師的國際參訪交流,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同規劃,帶領 22 位科技中心教師代表前往日本大阪、奈良、兵庫、京都與名古屋進行深度科技教育觀摩之旅。此行除了走訪 田原本中學、兵庫教育大學、同志社中學 等學校,也實地參訪 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展區 與 TOYOTA產業技術紀念館,全面了解日本科技教育、STEAM推動與數位學習的新趨勢。
國教署:借鏡日本GIGA School經驗 強化臺灣科技教育量能
國教署指出,日本中學的「技術・家庭」科與臺灣科技領域高度相近,而日本政府近年推動 GIGA School(Global and Innovation Gateway for All)計畫,讓每位學生皆配有平板或筆電,搭配高速網路,全面提升學校數位學習環境。
此趟參訪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第一線觀察日本科技課程的實際運作,為未來臺灣各縣市科技中心課程規劃提供具體參考。
田原本中學融入生成式AI 教師成為「科技對話引導者」
在田原本中學,臺灣教師對該校以 生成式AI融入課程 的方式印象深刻。教師透過引導式提問,鼓勵學生使用科技工具尋找答案、提出想法,強調「讓學生帶著科技學習」。
臺北市石牌科技中心 周老師 分享:
「日本教師非常強調『陪學生一起解決問題』,並讓學生透過成果發表與互評學習成長,這樣的現場氛圍非常符合新課綱精神,也值得臺灣科技中心持續深化。」
兵庫教育大學以「社會5.0」推動STEAM 合作與探索成為核心能力
在兵庫教育大學,作為日本政府指定的重點師資培育大學之一,校方以「社會5.0」為願景,讓學生透過合作、測試、發表等過程深化學習能力。
參訪教師表示,日本在探究與實作課程中,特別強調學生自發性與跨域整合能力,教師則扮演引導者與協作者的角色,使科技教育更具創造性與深度。
同志社中學「博物館式教室」激發探索欲 專屬教室打造沉浸式學習
在擁有 150 年歷史 的同志社中學,參訪團大開眼界。各領域皆設置專屬教室,由任課教師依課程內容親自布置,彷彿走進小型博物館,營造高度探索感。
嘉義縣民雄科技中心 何老師 指出:
「這裡的課程涵蓋人文、科學到創意設計,學生能依興趣逐步深入學習,在合作與反思中成長。這正是科技教育強調的核心精神。」
建構跨國教育交流鏈結 日本參訪成果將於全臺擴散分享
此次參訪內容豐富、議題多元,從AI教育、STEAM課程、空間設計到教學法革新,讓教師們收穫滿滿。國教署表示,參訪團返國後將分別於北、中、南三區舉辦「日本交流成果分享會」,將所見所聞轉化為課程創新動能,進一步推廣至全國科技中心及各級學校。
國教署強調,推動科技教育不能只在教室內,更要走向國際與跨域合作,使臺灣科技教育接軌世界,創造更多跨國交流與新世代學習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