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報導
第二屆「孫中山與公共事務」論壇暨「一帶一路與科學傳播」研討會將由孫文南院協會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流部等兩岸單位團體合作,在11月5日於高雄福華飯店舉行。這是兩岸官方中斷以來,繼台北世大運後較具規模的兩岸交流活動,大陸方面將由中國科協為主的代表團30人參與。
大陸十九大後的對台新作法,是加強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該次會議將於高雄首次提出以「兩岸南南合作」以承接大陸一帶一路的戰略佈局,此倡議係以台灣南部與大陸南方淡化主權下的全面交流合作。2016年12月高雄市議會曾召開「兩岸城市試點合作」公聽會,2017年1月大陸則在廣西柳州召開首屆「兩岸南南合作發展」論壇。本次會議企業界、學術界、民間社團和年輕族群反應熱烈,據主辦單位透露,迄今報名已逾三百人。
兩岸南南合作,在台灣方面的意義可謂是半世紀來高雄發展困境的住民自覺,在兩岸關係的意義應該是當前兩岸僵局的突破口,在兩岸交流的意義更應是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摸著石頭過河與實踐檢驗真理。檢視回顧高雄30年來為求因應自身轉型變遷、與對外拓展如兩岸交流的民間自發產學團體,或待開展如孫文南院協會、或正引領如南台灣產學聯盟、或已發揮如中華公事學會、或尚穩健如高雄都發會、或需聯結如高平促進會。
擺在眼前的情勢,是兩岸皆以市場意識各自盤算成就自己,抑或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謀求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乃至心靈契合的兩岸一家親,這些已正嚴肅認真地考驗著兩岸的中國人。清華台研所劉震濤教授即曾說過,例如福建與平潭在對台時,即可注意避免「嫌貧愛富、看上不看下」。
該次活動執政黨反應不熱烈。預定出席貴賓包括國民黨市黨部韓國瑜主委、國政基金會孫揚明前副執行長、鄭龍水前立委、林壽山前立委、王進士前立委、高雄大學黃英忠前校長、陸軍官校陳良沛前校長、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會丁仁方理事長、高雄師大劉廷揚教授、屏東大學鄭博文教授、高雄市議會黃柏霖議員、中華兩岸企業雙向投資聯盟楊映國理事長、大陸通商蕭引鳳總經理、以及代表基層團體的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黃國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