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報導
為引領濕地環境的再提升,創造生態意識更多想像,運用數位科技發展、透過藝術,以在地合作、國際交流創造新體驗。高市府工務局首次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台北歌德學院以「藝術、科技與生態」的跨領域合作,自106年11月20至30日止,上午9時至下午17時,於中都濕地公園及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舉辦『共享的棲地』交流展覽活動,誠摯歡迎市民朋友及志工伙伴踴躍參加、共襄盛舉。(詳情請至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網頁http://pwbmo.kcg.gov.tw公告資訊→活動訊息或http://interart.nknu.edu.tw/?p=939點閱)
工務局表示,以中都濕地公園為展覽、觀察創作場域,利用科技媒體探索生態、藝術與環境的關係,是創舉、新體驗。與高雄師範大學、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及台北歌德學院共同在這片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濕地場域,透過科技媒體、當代的藝術創新表現,提供我們思考,城市發展與生態推廣之間有多重的相互碰撞,如何連結現代社會與自然生態當中存在的情感斷層?因應數位發展,生態透過藝術與科技來軟性串連,重新感受自然生態環境,活絡自然與人文關係,在濕地環境保育上非常重要的。
工務局進一步表示,此次『共享的棲地』交流展覽活動,除了展覽之外,中都濕地公園於11月25、26日(上午10:30-12:00及下午15:30-17:0),免費安排未來的痕跡、動物園演算法、一起共振等主題之工作坊,由德國藝術家藉由濕地生物活動的啟發,帶領參與者探索棲地生物生活的路徑,進行觀察、製圖並展示於展覽中,透過與民眾實際操作生態與科技、藝術交流、分享,領悟自然與科技、藝術共享,將濕地的美麗與生機再度滲透回身處在環境之下的每一位共存者。非常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及志工伙伴們!在舒適的周末假日,到中都濕地公園來場生態跨域想像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