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報價單揭黑幕 檢警環查破獲4千萬非法報廢品處理集團

圖說:檢警環搜索非法轉運及處理報廢品現場(圖/環境部)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檢警環專案小組近期偵辦一起重大 環保犯罪案件,查獲桃園某化工集團涉嫌將大批報廢食品、藥品及清潔劑等廢棄物,透過不具合法處理許可的公司進行非法拆解與傾倒,部分廢液更被直接排入 新北市景美溪,嚴重危害水質與公共安全。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與桃園地檢署、警政署保七總隊及桃園市環保局聯手追查,發現業者所提供的報價單竟載有「倒桶混水」、「污水車」等可疑字眼,經進一步調查,證實是利用 假報告與偽造水肥進場證明,營造出合法處理假象。

根據檢方統計,不法所得超過 4,900萬元,目前已起訴15人及4家公司法人,並查扣涉案人名下財產逾2,500萬元。檢察官指出,由於案情重大,將請法院從重量刑,以儆效尤。

環境管理署呼籲,企業若需委託報廢品或廢棄物清運,必須選擇 合格的清除與處理機構,並簽訂契約或取得合法文件,避免因一時貪圖便宜而觸法。未來將持續與檢警合作,強力掃蕩類似 非法傾倒與環境污染 行徑,確保全民健康與環境永續。

▲場內報廢品(廢棄物_擠壓破碎處理設施(圖/環境部)

▲場區收受大量報廢品(圖/環境部)

▲業者將廢棄物由場內溝渠傾倒後流往景美溪(圖/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