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峽兩岸要研究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

台灣兩岸聖母文化交流協會 蔣權瀚理事長

2017/6/27

一、前言兩岸分治的歷史背景

目前兩岸關係因蔡英文總統的「維持現狀」政策的堅持,兩岸關係在沒有「九二共識」的互信基礎下,處於冷和平的狀態,甚至倒退發展,不僅觀光客大量減少,同時農產品的採購量也陸續減少中,更別說在邦交國的數量上也受到影響,持續斷交,造成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由於前述兩岸關係的冷卻,台灣的地方政府,特別是民進黨執政的地方首長,感受到地方經濟受到衝擊得壓力,紛紛表達「知中」、「和中」、「友中」甚至「親中愛台」,以及「五互原則」等等倡議言論,當然這些地方政府首長一方面受到2018年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壓力,另一方面也向民進黨中央決策高層表達兩岸關係影響地方經濟甚大,是需要隨情勢調整的階段,期盼中央決策單位需要審慎評估中國大陸在兩岸關係的決心,是否目前中央政府有調整的備案與空間,避免造成兩岸關係兩敗俱傷的狀況,甚至民進黨失去2018年的地方選舉,及2020年的中央執政權。此外,國民黨此次黨主席選舉,大獲全勝的吳敦義準主席,在兩岸關係政策上,依循「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反對台獨」的政策,獲得過半國民黨基層選票,更遑論洪秀柱18%一中同表的兩岸政策的黨員擁護,這樣的結果相對於執政的民進黨造成相當的壓力,有可能中間選民會在往後的選舉中,向國民黨靠攏,無怪乎民進黨執政的地方政府首長紛紛在兩岸關係上表態。

事實上兩岸關係的發展有其歷史上的獨特性與背景,蔣中正與蔣經國時代,受到國際上民主與共產兩大集團的冷戰對峙,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武力對抗,兩岸關係是漢賊不兩立!直到1987年,鄧小平主政改革開放以後,兩岸民間的經貿、親屬與宗教交流是早於官方交流,直到1992年才有辜汪會談的「九二共識」,雙方政府達成「一個中國原則、各自表述其內函」的共識,以做為官方交流的政治基礎。惟李登輝時期,受其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影響,兩岸進入冷對抗,造成1996年的台海危機。延續到陳水扁時代,雙方政府雖有「九二會談」的政治基礎,但官方的接觸止於「小三通」的建立,美國政府為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利益,壓制台獨勢力,以平衡的一中政策,維持兩岸冷和平的狀態,避免兩岸產生軍事衝突,導致美國捲入戰爭之中而影響美國國家利益。

二、國共和解下,馬英九總統兩岸關係的歷史定位九二共識、和平交流

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執政,重新開啟兩岸九二共識的互信基礎;當然2004年當時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的破冰之旅,與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先生會面,達成以和平發展為目標,雙方秉持求同存異的態度持續交流,使得馬英九時代的兩岸關係創造了海空直航、23項事務性協議、觀光客450萬人次/2015年、農產品採購、ECFA協議的簽署等等成果,兩岸的進出口貿易總額2015年達到1,480億美金的歷史新高,台灣自2010年對中國大陸貿易出超平均每年達700億美金以上,這些數據都表示兩岸在經貿、文化、觀光的正面發展,對雙方都是有利的方向,也增加台灣居民收入及創造就業機會。雖然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包括觀光景點的人滿為患、交通動線的壅塞不堪等情形,不過總體而言,仍是正面評價多於負面的結果。

但是2014年因服貿協議所造成得太陽花事件後,兩岸關係漸漸走入轉折期,不僅ECFA的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中止進行,更甚者是立法院訂立兩岸協意監督條例,以因應未來兩岸後續協議前立時需再經由立法院的同意,使得兩岸關係受到影響。雖然2015年兩岸交流仍然持續,但太陽花事件對兩岸未來關係的影響,也造成到目前兩岸關係冷卻的結果。為何2014年因服貿協議所發生的太陽花事件,使得兩岸關係在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漸行漸冷?難道背後有一支無形的手,操控著兩岸關係?

三、20122016年的『亞太再平衡政策』與『一帶一路』的刀光劍影

2012年馬英九總統競選連任前,曾經就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做過全國民調,有將近57%的人民表示支持,但為何沒有持續推動呢?這就要從美國的亞太政策談起!美國自2012年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提出亞太再平衡政策,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的崛起,因為2011年中國大陸的GDP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方案有兩項;

()、建立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組織,對抗以中國大陸主導的AEC(東協經濟共同體)組織為基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強化以美、日為主要的亞太民主戰略夥伴聯盟,所體現的是東亞地區美、日安保條約的擴大適用範圍與加強東亞太平洋第一島鏈的防禦體系,以及每年於新加坡香格里拉亞洲安全會議上的合縱連橫,特別是針對南海地區中國大陸填海造陸的主權伸張與美、日依國際海洋法的公海自由航行權的對抗。更引發後續中、菲兩國在南海黃岩島主權歸屬的南海仲裁案件。

()、除以上的兩大主軸發展外,美國、日本對於東南亞國家,包括越南、緬甸等共產或獨裁國家,也以優惠的投資貿易條件極盡拉攏,對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進行反制。

這也說明在過去冷戰時期與美國經貿關係良好、民主交流深化的中華民國,雖然被美國基於國際現實主義得考量下拋棄二、三次,依然還是要配合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第一島鏈的防禦體系,扮演隱形結盟的角色。以求得美國在TPP及國防武器上的支持,畢竟美國與日本在台灣進出口貿易總額上佔的份額竟然與中國大陸相同,約30%左右,但相對於中國大陸是以關鍵零主件進口較多,而且台灣對外貿易的計價交換貨幣是以美元為主,更別提在美國的4,800億美元外匯存底,是過去對美貿易順差累積所致。其次,日本過去50年在台灣累積投資達6,000億美金,對台灣產業結構發展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外,台灣的軍事體制與武器系統也大多為美國所提供及訓練,雖然台、美沒有邦交,但是美國仍然依其「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採取軍事、國際貿易、大宗物資、專利權、國際金融等方面的控制與交易,影響台灣政府當局與美日之間的合作關係,自然需在美國所提倡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上「隱形」的參與軍事方面的結盟(亞太第一島鏈的防禦體系)。這也是為何中華民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都需要在選舉前,到美國與日本參訪的原因,因為美、日必須了解中華民國未來的領導人在台、美及台、日關系上,彼此信任與合作的條件是否充份滿足彼此間的需求,以獲得競選時的支持,特別是台灣當時亟需加入TPP,以提升並擴大台灣經貿市場。

由於馬英九總統在第二任期,雖然受到美國要求配合參與「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壓力,必須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交流關係,(中止服貿協議的太陽花事件),但他也試圖在兩岸關係上持續推動和平交流的政策,甚至2015117日達成『馬席會』的歷史定位,這是「化對抗於和平」的做法,感謝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有此共識與默契,為台灣與中國大陸領導人未來的「和平會談機制」奠定基礎。此外,在中、菲南海主權爭議的仲裁案期間,馬英九總統堅持南沙群島的太平島是中華民國固有疆域,同時也是一天然島嶼,具有200海浬專屬經濟海域的主權,這對國際,特別是美日聯盟,表達中華民國主權極重要的作為,值得國人給予高度得讚賞與肯定。特別是他提出的『南海和平倡議』,以「合作」替代「對抗」,長久以後將是一對台灣有利的政策。而太陽花事件的發生則不言而喻了!

四、2016年的亞太地緣政治轉變成『合作、協商』替代『對抗』

2012年以來,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圍堵制衡中國大陸在東亞及東南亞的發展,對中國大陸周邊國家與地區的影響,產生了後續的改變。特別是2016下半年在東亞及東南亞的地緣政治發生了重大的轉折變化;

()、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第先生,擱置南海仲裁的爭議結果,與中國大陸舉行雙邊會談,進行全面經貿交流,獲得中國大陸的農產品採購的支持與人民幣100億的投資,以及十數項基礎建設的貸款。

()、南韓政府朴槿惠總統,因受到美國軍方裝置具有長波雷達設備的薩德系統的壓力,而陷入美、中勢力的角力,示威活動不斷,成為南韓第一位任內受賄下台的總統,期間南韓的產業也受到中國大陸的抵制,在零售、貿易、觀光及影視文化產業蒙受重大損失!

()、北韓金正恩統領依然發展核子武器與導彈系統,對美國本土威脅日益加深,歐巴馬政府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政策在中、俄未完全配合的情形下失敗!

()、中南半島五國因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以及長久東盟自貿區合作的關係彼此經貿關係緊密,並於2016年底正適實施區域免關稅措施。創造彼此互利互補的貿易條件。同年底,越南同意中國大陸軍艦訪問金蘭灣,越南此一平衡政策,也逐漸化解中越南海爭議。其他東盟國家也因AEC的經貿免關稅規則及一帶一路的政策影響,與中國大陸採取合作替代對抗的方式。

()2016118日美國總統大選,推動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意外落選,反倒是推動「保護主義」的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這意味者美國政府自2012年所推動的亞泰在平衡政策的失敗,而TPP也無疾而終!

()20161119APEC會員國領導人會議,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與日本安倍晉三的閉門會議,達成多項經貿與觀光交流的共識,特別是恢復海上及空域船隻與航空器識別機制會談,以謀求雙邊領域的穩定。

除以上亞太地緣政治由『對抗』轉為『協商』,或『合作』的變化外,人民幣在貿易全球化的強勢需求情形下,IMF(國際貨幣基金會)重新評估國際儲備貨幣的種類數量,於20161016日正式通過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在IMF的份額佔10.5%。這也意味者人民幣國際化對全球自由貿易的影響力不斷增加。更重要的是在亞洲地緣政治也逐步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2016年的亞太地緣政治變化,強弱立判! 『合作、協商』替代『對抗』是中國大陸領導亞洲的必勝道路。

五、2016年蔡英文總統兩岸政策陰錯陽差的『維持現狀』

2016年的下半年東亞與南亞的地緣政治發生重大變化,似乎也對2016520日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的蔡英文女是產生影響,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兩岸政策能然以比較保守的態度進行,畢竟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一家親的政策指導,雖然蔡英文總統的維持現狀未明確說出『九二共識』,但其在以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法令架構下,持續推動兩岸和平交流,這樣的論述雖然不盡得到中國大陸的滿意,但對當時美國民主黨政府所推動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是有所交代的,減緩中國大陸在亞洲的勢力擴張,並扮演好第一島鏈的隱型防禦腳色。蔡英文總統多次在公開演講過程中也謹守份際的表達希望取得中、美雙方的相互信任與了解。中國大陸回復了『未完成的考試卷』,想必中國大陸對2016年下半年的亞太地緣政治變化胸有成足!期盼蔡英文總統在兩岸關係與美日同盟關係上要有「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作為。

但是,2016年的上半年,中、菲在南海黃岩島的仲裁案,美日導演的仲裁結果似乎是中國大陸一敗塗地,情勢上似乎中國大陸在南海的勢力將會受到壓制,甚至群起攻之而退敗。但卻沒想到2016年下半年,菲律賓新總統杜特蒂大翻盤,不僅與中國大陸和解合作,還與美國降低軍事合作關係,中華民國的太平島也被仲裁庭評定為礁,造成我200海浬專屬經濟海域的資源損失。

其次是中、韓之間在2015年底完成雙方FTA後,經貿發展增長快速,戰略夥伴關係不言可喻。但2016年下半年,美國主導的南韓薩德飛彈防禦系統的建置,導致南韓政局不穩,甚至受到中國大陸經貿、觀光的抵制,造成經濟重大損失,也使得朴槿惠總統的下台。

這兩個案例已經明顯表現中、美兩強的在周邊國家的較勁抗衡導致區域政治的不穩定,但是結果卻是兩樣情。截至目前為止,蔡英文總統就職滿一周年,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尚屬保守做為,僅就農產品及觀光客採取減少數量的方式,以及少數原本就要斷交的國家建交,並沒有採取更強硬如對南韓的經貿制裁,期盼讓蔡英文總統由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分析判斷,以完成未完成的考試卷。

而目前蔡英文總統的兩岸關係,最令中國大陸疑慮的是台獨主張,在今年三月中國大陸的兩會上,俞正聲主席強烈表大對台獨情勢的強烈反應,不論是一中一台、文化台獨、隱性台獨等等,都會造成中國大陸緊縮兩岸政策,可能提高ECFA的早收清單產品關稅、再中斷對台灣中南部農產品的民間貿易、再減少大陸觀光客的來台數量,甚至針對影視文化的活動,比照南韓模式進行抵制與中斷!更甚者將親綠的台商進行稅務查核,或中止台獨傾向的台企商品進口中國大陸,這都將會造成台灣產業發展的困境。

美國的中國政策是一中政策,具有極大的模糊空間,但也可以緊實的向利益靠攏,端看蔡英文總統從什麼樣的角度做決策?201758日,蔡英文總統提出兩岸關係的「三新論」,相信蔡總統已經逐漸了解整個亞太局勢的變化。特別是478日「習特會」後,中、美取得「百日計劃」的商貿合作共識。台灣在中美兩大國關係之間,並非重要的議題,這表示美國已默許中國大陸的兩岸政策,是美國可以接受的,只是目前的台灣執政黨所提出的兩岸政策,需由中國大陸本身要去處理,但必須以和平的方式進行協商,這應該是中、美、台間的兩岸政策的變化,不然巴拿馬斷交與建交,似乎已經表達出美國的態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做法。美國已經不是蔡英文總統兩岸政策得靠山或盟友。


六、「一個中國原則」與「一中愛台」有差異嗎?


從字義上「一個中國原則」,也是模糊空間很大的,中國國民黨可以有「一中同表」、「一中各表」的說明,民進黨也有過「憲法一中」的表示,這些文字上的表達,對中國大陸當局而言,只是政治演出的口號,真正的的兩岸關係,是兩岸政治領導人的信任與信心。中國大陸的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大陸領導階層自胡錦濤以來基於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在文化、語言、血緣有著一脈相連的關係,兩岸關係發展當以和平方式進行。兩岸的現況是歷史政治因素所造成的分治事實,但隨著時間的長流發展,兩岸實力的消長至今,也漸漸了解彼此之間的立場與現實狀況,台灣能在什麼樣的國際環境發展對外關係?台灣需要什麼樣經貿環境與條件?台灣人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兩岸的領導人都應該心知肚明,台灣人民只是要豐衣足食、自由民主罷了!台灣退出聯合國40年以來,台灣的經濟依然不斷成長,生活穩定康樂! 這也代表著台灣人民對自身生存環境有充分的自知與自信! 這也顯現國際外交領域的現實環境並非台灣必須要爭鬥的戰場,如果『親中愛台』是對的,那『一中愛台』的說法不就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更有利,畢竟和平的地緣政治環境,才是區域所在經貿發展的基礎。

2016年兩大國際集團間的爭鬥,到201747日中美兩國元首會面後,雙方又重新開啟新的大國關係。不可諱言的,中美雙方的經貿關係如此緊密,2016年雙邊貿易總額為4,800億美金,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外資投資國,420/2016年,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台灣的地位腳色當然需要隨著美、中勢力的變化做適當的調整,方能為台灣的產業發展及人民福祉訂立長治久安的頂層政策!台灣首富郭台銘董事長所領導的鴻海公司國際化的發展,在中國大陸、日本及美國間,有著「利益平衡」且「因勢利導」的政策,讓企業發展日益壯大,公司員工與股東獲得保障。而新加坡的已故總理李光耀先生,以自由經貿的發展政策,加以戰略價值的地理條件,使得新加坡成為東南亞重要的核心經濟體,這兩個案例說明「平衡與合作」的對外關係是必要的,「互信與互利」的原則更是台灣領導人全方位具備的態度。如此才能在亞太地緣政治區內建立頂層設計的穩定政策!


七、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中期的頂層設計「一中愛台」的「維持現狀」新解


兩岸關係發展到2017年,應該是坐下來探討如何白紙黑字的、具體的、可信任的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因為2012~2016年的『亞太再平衡政策』的「集團式政爭風暴」已經過去了!亞太地區的政治經貿發展,已經進入「雙邊談判」的模式!中日、中菲、中越、中韓、甚至中美之間都陸續開啟領袖層級的雙邊會談,以爭取各自國家的利益,不再結夥同盟,卻又各懷鬼胎的爭權奪利。2015117日得「習馬會」,兩岸得領導人已經有了對時勢的認知與默契,只是國際情勢上的真實劇情發展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顯現!或許現階段台灣的領導人也需要有賡續的見解與想法,如何延續兩岸和平發展的路徑,讓雙方的經貿發展能站在互信的基礎上達到經貿政治的互利結果。

兩岸關係的設計,並非平民百姓能夠深入了解與規劃設計的,專業負責的兩岸團隊應該秉持務實的態度研究簽定兩岸和平協議的內容與時機,分階段、分層次、分種類進行研討,公開透明的進行,參照目前各國雙邊會談模式進行磋商。以目前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的底線就是一中『一個中國原則』,台灣的底線就是愛台『民主自由的體制』,如何找出這兩個觀點中的最大公約數「異中求同」,就是第一階段兩岸和平協議的內容,在進入第二階段的兩岸和平協議增訂條文及施行細則。相信同是中華民族的兩岸人民,也相同的希望後代子孫能夠長久幸福的生存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