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共和—兩岸的新思維

撰於中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成立大會 蔣權瀚

2017年113

—、前言

1、 中國特色式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後的新中國,發展成強大的中國民族。

1987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後,以經濟發展為主軸,採雙軌經濟模式接軌全球經貿體系,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美國、日本、德國等已開發國家成為大國關係,這樣的國際地位是近百年來所未有的,但中國大陸的崛起也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日本及印度產生戰略風險上的疑慮。

2、 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以政治服務經濟的創新制度,造就幸福的台灣人民。

1949年以後,中華民國的台灣省,在蔣中正及蔣經國兩位領導人的領導下,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理論建設中華民國台灣省,雖然在國際地位上無法站有一席之地,但卻在20世紀中後期,創造華人世界的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依循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建立了三民主義的模範省。

3、 紛雜的國際現實,特別是大國間的利益衝突,也影響台灣的經貿發展。

20世紀末期,海峽兩岸在政治與經濟尚未平衡發展的情形下,雙方產生了體制上的差異,也導致海峽兩岸雖然民間交流發展熱絡,但兩岸的官方協商確是停滯不前的狀況!而台灣政黨政治的鬥爭下,海峽兩岸的關係發展也受到衝擊,特別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一直造成民、共兩黨間的對峙與不接觸,也間接的影響兩岸在各項政經體制上協商的進程。自21世紀初始,美、日兩國對中國大陸的政策,也同時影響台灣執政黨的兩岸政策與態度。似乎大國間的利益衝突也為難小國的生存發展方向。而台灣島內藍、綠間的政黨鬥爭,不也正是展現大國利益沖突的縮影嗎!


二、民族合和的歷史必然性

1、中華民族不論朝代如何的更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自春秋戰國時代的紛亂而到秦漢時期的統一,東漢末年的群雄並起後分裂,至五代十國的相互殺伐再創隋唐的盛世,明末清初的紛撻也創造康乾盛世。這些帝皇專治體制下的豐功偉績,均是武力征服下的結果。但是自19世紀以來民智大開,民主自由法治的國家體制已逐漸替代君主專治體制,國際社會間的合縱連衡已經由武力轉為經貿合作分工、自由創新的模式,所以國家統不統一,已經不是國家主政者的主要選項,而是創造現有國家領域的強盛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最為重要的施政重點。至於民族或歷史遺留的政治分治狀況並非一定要有完成統一的時間表,讓幸福安樂的社會與民族的優良傳統自然影響政治分治的和合才是王道。

2、武力征服是和合的唯一方式嗎?

過去歷史上的武力征服,往往是專制君主對自我統治地位或施政成果受到挑戰而有所作為,那是一種自信心不足而做的反應,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歷史遺留的使命。時至21世紀的現代,古老的神話與君王專制體制已經走入歷史,由於科技知識大開,人類注重經貿全球化的發展、地球氣候變遷暖化問題、資訊科技使的金融產業的無遠弗屆、全球糧食生產不足的問題等等課題,已經連接全球精英人士及團體探討世界各國如何共同合作,以為地球人類可以繼續長治久安的在地球生存。因此,為了歷史使命或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自我意識的表現,而進行的武力征服,已非現代人類文明社會所認同的統一模式了!

3、 人類進化到21世紀,追求的是甚麼?中華民族的智慧應該暸解!和平未到最後關頭決不放棄和平!

誠如先前所述,由於人類智慧大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資訊傳播發達無遠弗屆,也使得世界各國的人民在全球化無國界的交流下,漸漸對世界各地的經貿、文化、社服、科技等等有快速的了解與認知,所以地球將慢慢變成平的,專制的政治體制,或是精英政治型態將會受到挑戰,畢竟人類社會發展將愈來愈具備更多的共識,就是追求更大多數人類的幸福,這需要對世界環境與人類共同發展過程上,更透明的普遍認知與共識。中華民族是一具有優良文化傳統的民族,在四維八德的傳統文化講究的是溫、良、供、儉、讓,當然在這具備高度智慧的傳統文化裡,應該會認知和平是中華民族最大的願望,更是人類最大願望。和平未到最後關頭決不放棄和平!


4、 中國國力的增強,中華民族的代表性愈大,台灣獨立的可能性更少!兩岸和合就愈來愈近。

一個大國的國力增強並不只是軍事武力的強大,更多的表現是在經濟財政的增長,更多的是優良文化的擴張與影響。中國大陸自從21世紀初以來,已逐漸邁向現代大國型態,姑且不論其政治型態的轉變,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自由貿易的制度下,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的國際經貿政策推動下,對於世界各國影響力更加不可限量,由其是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學習風潮,連美國總統川普的孫子都開始學習中國話,這都表示中華文化的主導權已經為中國大陸所掌握!台灣原有中華文化的正統地位受到質疑,說不定慢慢的將被邊緣化!台灣在經濟上、在文化上的影響力漸漸式微後,還剩下甚麼可以立足於世界與其他國家競爭合作?也許真正的台獨是台灣被邊緣化以後的台獨,屆時的低薪、低福利環境會有多少台灣人民願意生活在這塊土地呢?也許台灣獨立的可能性更少!兩岸和合就愈來愈近。


三、民主自由是21世紀的進化思潮

1、自由民主的民權思想,是20世紀以來的政治主流,它在與共產體制的對抗中實證了它的優勢。

民主自由的思想風潮自18世紀開始成行以來,到20世紀末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已經過多次政治爭鬥的洗禮,漸漸證明是較符合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模式,這種尊重人權並且以法治與自由共同維繫人類的發展方式,雖然民主自由的國家體制世界各國略有不同,似乎已經是目前全球人類追求最佳生存方式。甚至國際集團間的爭鬥後,特別是20世紀以來它與共產體制的對抗中實證了它的優勢。而中華民族在上個世紀時,也參與了民主與共產制度的競爭發展比賽,初期也證明了民主自由體制的優勢,但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的專制民主體制,也發展出特有的優勢,明顯的表現在經濟成果上,也使得台灣民主成果逐漸受到影響,因民主自由的過度運行,變成民粹主義,失去了經濟發展的契機!因此,要如何使得台灣的民主自由體制再進化,不讓民粹主義成為經貿發展的絆腳石,同時又能維持民主自由的真平等,這就必須從中華優良文化中創新運用了!

2、 民主自由的思想不是歐美的專利,而是中華民族老祖宗舊有的思想觀。

中華民族又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雖然專制的帝王體制延續了幾千年,但這弟王思想仍然含蓋了民主思想,所位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就是民主的觀念,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是自由法治的觀念,所以中國的帝王專制體制延續數千年,卻也隱含著民主自由與法治平等的觀念在國家體系內,禮記禮運大同篇的選賢與能更是展現國家的治理人才是需要經過適當的方式選舉拔擢的,因此在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理論中,不僅導入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也參入中華民族固有的優良文化,創造民權主義,建立權能區分、五權憲法、及萬能政府的民主政治理論架構。以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體制。中華民國目前的國家發展也是一具這個民權主義所建立的政府體制在運行,也造就台灣的經濟奇蹟。

3、 兩岸分裂的歷史事實,是始於北伐期間無法妥協的「寧漢分裂」,因此延續了百年的武裝鬥爭。21世紀已經不是上一世紀的舊思維了!

19世紀以來,在歐美國家的資本主義與炮艦外交的結合之下,帝國主義的發展產生了殖民文化,這些都是造成中華民族積弱不振的因素,也是造成海峽兩岸分裂的原因。當然海峽兩岸的分治因素繁多,其中主要的因由是自北伐期間的寧漢分裂,原本國共合作的共識,在北伐期間基於多項客觀的因素產生了分歧,導致國民黨與共產黨間的矛盾,自此以後,國共間的武裝鬥爭就無法停止,既算是共同抗日的信念,也無法解開雙方矛盾的心結。這也讓外國的政治勢力介入中國的國內政治發展,也導致內戰爆發國人死傷無數!這是中華民族近代最苦難的年代,武裝鬥爭真得是為我中華民族所期待的統一方式?現代的21世紀,民智大開、經濟富裕、全球化的發展,資訊無遠佛屆,上一世紀舊思維的武力征服應該揚棄,海峽兩岸的人民與政府應該以新的思維構思兩岸如何發展才是對兩岸中國人最為有益的模式,如果中國大陸以自信大國的態度來面對智慧慈悲的小國,這將會為兩岸的中國人開創更輝煌的史頁。

4、 台灣的政黨政治,已經只有黨益,而沒有中華民國,更別說中華民族了!

政黨政治下的台灣政治環境,由於處於兩大政黨與數個小黨發展情況下為掌握執行政資源,相互鬥爭手段已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而民進黨的部分政治人士只有「台獨」的自私立場,確乎略中國大陸的民族立場,更導致兩岸關係的中斷影響台灣的經貿產業發展。或許誠如前項所述,政治菁英的意識形態對於國家統治經營的模式,將逐漸受到全球化與資訊化的影響,讓人民會感受到國家在無法融入周邊地緣政治經貿發展的環境,導致人民利益受到損害時,人民的反動意識會快速產生,導致統治者的地為受到動搖!因此,台灣的政治體制如果依然是以總統制的政黨政治發展下去,將會只有黨意而沒有民意,台灣就像一家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市場派與公司派每兩年的股東大會進行股權爭奪戰,誰贏誰全拿!而小股東永原是被犧牲利益的那群人。所以中華民國已非國,只是一家空殼的公司罷了!何時資產被掏空就不得而知!更別說中華民族的文化資產是否會被傳承下來!

四、幸福繁榮的社會是兩岸中國人百年來追求的目標

1、禮記禮運大同篇的理想,是我中華民族的神聖使命

世界大同的理想也是中華民族長遠的願望,當然這建立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基礎上,對於中華民族的強盛必須將優良的文化傳統升級現代化、科學化、人文化、全球化以及制度化。這當然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傳統優良文化目前最為及大成者,他所提倡的民主、科學、和平,以及自由、平等、博愛都是我中華文化既有的思想,百年來中華民族從未侵略其他國家民族,也未以帝國主義或資本主義為依歸,中華民國的台灣也基於國父思想建立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與幸福安樂的社會。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期盼這樣的大同思想能夠實現在人類社會。兩岸中國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標是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不是中國或台灣自己的強大!而是要追求世界和平繁榮的大同世界!

2、WTO的規則是否可以讓兩岸經貿共同走下去?還是給彼此國民待遇更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生活福利與融洽的未來?

目前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最大推手,現在是中國大陸!原本推動全球自由化貿易的美國,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已經了解全球化自由貿易是需要以平等互利的貿易模式進行經濟發展,並非採取報團取暖的結盟模式對抗,所以TPP被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所放棄,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大陸,成為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推手,這是植基於中國大陸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文化思想「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兩岸的經貿交流在WTO的架構下,簽訂所謂的ECFA,是一中區域與區域間的經貿關係,並非國與國的關係。如要改善兩岸關係,就必須以平等的觀念,另立於ECFA的架構外,雙方採取國民待遇的方式增進兩岸彼此人民的生存、就業、就學等關係,方能創造兩岸人民的福利與融合的未來。


五、以全球華人社會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第三共和,才是中華民族的中華夢!

海峽兩岸的分治是讓兩岸中國人理性思考中華民族的未來是一盤散沙?還是要共同團結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武力的戰略是要達到區域恐怖平衡,以遏止戰爭的必然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兩岸應秉持中華民族的互信互愛基礎,避免雙方的猜忌與疑慮,共同研討和平發展的新方向!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一直是中華民國台灣政經環境發展的圭臬,而改革開放的新中國不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學著向孫文學說靠攏嗎?兩岸執政當局須要有互相體諒彼此立場與客觀環境的認知,才能更進一步的尊重、包容與發展。

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寬容與妥協,創造中華民族的第一次民主共和,以及國共間的第一次共和。而蔣毛的武力相侵確是國共分裂的真正原因。後世的中國人應記取教訓。一個國家存在的目的是要創造人民的最大幸福,民主、自由、平等應該是兩岸政治共和的重要基礎。讓我們以全球華人社會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第三共和,才是中華民族的中華夢! 中國第二次共和是為抗日的民族戰爭,創造近代中國的國際新地位。不應讓帝國主義的鬥爭思想造成國家的分裂!重新以國父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以現代化、科學化及和平共榮的方式,推動兩岸的第三共和,才是中華民族大國與小區之間的方法! 共和在兩岸關係上不是名詞!是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