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教育部
臺日新聞中心
「2025臺日大學校長論壇」於7月在日本熊本盛大舉行,論壇以「創新時代下,日本與臺灣大學的區域挑戰」為主題,聚焦高教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合作機會。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司長李毓娟與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董事長李蔡彥共同率領國內33所大學校院主管與會,與來自日本48所大學的校長、副校長及國際事務主管深入交流,會場共吸引超過160位教育界人士參加,氣氛熱烈。我國駐日本代表處副代表周學佑亦親自出席,顯示對臺日高教合作的重視。
論壇開場由熊本大學特聘教授若林秀樹(WAKABAYASHI Hideki)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臺日雙方在半導體與數位產業具高度互補性,合作不僅能強化研發與技術實力,也有助於推動區域產業生態系統整合。他強調,臺灣與日本九州地區已啟動半導體教育與人才交流,未來可望創造雙贏局面。
論壇議程中,臺日雙方大學代表就學生與青年學者互訪、促進區域發展的產學合作、大學在自然災害中的角色、高教數位轉型等重要議題,分享具體實踐與成果,展現雙方持續深化交流的決心。
李毓娟司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日本為我國第四大境外生來源國,華語學習亦日益盛行,目前有8,779名日本學生在臺,其中逾3,200人修習華語課程,雙方在教育與文化領域互動密切。她特別指出,此次論壇出席踴躍,顯示雙方對深化臺日教育合作的高度重視。李司長亦在會前出席國立中山大學與熊本大學合設的「UAAT-KOOU華語教育中心」揭牌典禮,見證「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UAAT)與「九州·沖繩開放大學聯盟」(KOOU)攜手拓展華語教育的新里程碑。
本屆論壇期間同步舉辦「2025臺灣日本人才培育座談會暨教育展」,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與「日本臺灣教育中心」共同籌劃,整合教育座談與留學展形式,強調臺日人才循環與交流。該中心主任郭艷娜分享臺灣留學與文化體驗魅力,日本開新高等學校校長馬場純二則介紹臺日產學合作與共育人才平台。我國多所大學現場推廣AI、半導體、設計、人文、商管等專業領域之人才培育策略,並邀請在臺就學的日本留學生現身說法,吸引眾多日本師生與家長了解臺灣教育環境與申請流程。
「臺日大學校長論壇」自2016年起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與日本公私立大學團體國際交流委員長協議會(JACUIE)合辦,每兩年輪流於臺日舉行。今年為第四次實體舉辦,由熊本大學承辦。教育部宣布,下一屆論壇將於2027年移師臺灣舉行,屆時將進一步深化雙邊高教合作,共創臺日教育學術交流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