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餘件原作重返故里 蔡蔭棠作品跨越時空感動展出

圖/新竹縣政府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歸鄉-蔡蔭棠作品返鄉紀錄特展」於今(30)日在新竹縣政府一樓大廳隆重開幕,由新竹縣長楊文科親自為展覽揭幕,從木箱中取出畫家蔡蔭棠於1926年創作的第一件油畫《新埔》,為活動揭開序幕。展覽自即日起至8月17日止,展現一段橫跨時代與地域的藝術與情感記憶,也見證新竹縣藝術文化的珍貴傳承。

縣長楊文科致詞表示,蔡蔭棠為新埔鎮傑出前輩畫家,此次展覽源於蔡蔭棠之子蔡世英先生在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前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潘館長陪同下,拜訪縣府表達願將父親畫作返鄉收藏。歷經近一年半縣府團隊與家屬持續溝通,最終獲得蔡氏家族無私捐贈,包括707件原作及逾1500封信件、手稿、日記與相冊等文獻檔案,成就此場意義非凡的特展。

新竹縣文化局局長朱淑敏指出,此次展覽規模雖為序章性質,仍精選約二十件蔡蔭棠代表作,涵蓋其不同時期風格,並結合老照片、畫室佈置與紀錄影片,構築出藝術家豐富的生命軌跡與時代印記。1926年創作的《新埔》為其青少年時描繪故鄉的首件油畫,格外具有歷史與情感價值。

展出作品亦包括描繪台北居住時期的《新莊河邊》、《紅樓與白樓》、《植物園》等作,展現畫家日漸成熟的創作語彙。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遠赴嘉義東埔山巔所創之《東埔風景(玉山)》與《玉山》,筆觸厚重、意境深遠,體現其對自然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朱淑敏局長表示,文化局即將邁入三十週年,本展不僅為新建美術館的文化預告,更象徵畫作「歸鄉」的精神意義,體現與藝術家家屬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文化局將建立蔡蔭棠特藏檔案,進行系統性整理研究,並於明年三月舉辦「歸鄉—蔡蔭棠主題特展」,完整呈現其創作歷程與背後故事,讓更多民眾親身感受這位藝術大師筆下的台灣歷史風貌。

本展不僅是一場藝術展覽,更是一次文化召喚,一段橫越近百年、跨越臺灣、日本、美國的視覺與情感記憶之旅,邀請社會大眾共同見證藝術家的生命軌跡與家鄉情懷。

▲圖/新竹縣政府

▲圖/新竹縣政府

▲圖/新竹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