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截圖
社會中心
「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公布7月6日至12日通報趨勢顯示,近期詐騙集團大量透過社群平台與網路廣告,假冒名人與公信力人物投放詐騙訊息,並以假官網、假客服等手段誘導民眾點擊連結、輸入個資,或誤信不實訊息進行交易。
本週觀察發現,詐騙手法以「冒用身分」為主,常見關鍵字如「效果明顯」、「優惠」、「專家推薦」等,並假借「知名博士」、「知名醫師」等職銜,吸引民眾點擊廣告並加入假LINE群組或聯繫假客服,造成個資外洩或誤信購買來路不明商品。
遭冒用名人包括許藍方、李冠儀、李蜀芳、陳斐娟與程淑芳等,均無涉入相關活動,籲民眾提高警覺。
此外,近期詐團也假冒政府機關與銀行業者設立釣魚網站,模仿官方入口頁面,散播於社群媒體與廣告中,誘使民眾誤輸入帳密、信用卡等個人資料,進而進行詐騙交易。
數位產業署提醒民眾三項防詐關鍵:
-
確認來源真偽:務必透過政府部會官網查詢正式公告資訊,勿輕信陌生連結。
-
警惕不正常邀請:政府機關或金融機構不會主動要求加入LINE群組,亦不以私訊方式聯繫民眾。
-
檢查網站細節:注意網址是否為官方網址、有無異常字串,以及頁面設計是否粗糙等徵兆,一旦發現可疑,應立即停止操作。
如需獲得更多防詐資源與查證工具,民眾可參考數位產業署所設立的【斥詐人生】專區(https://moda.gov.tw/ADI/antifraud/af-toolbox/1633),提升防詐警覺與應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