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破370億詐騙洗錢金流 法務部調查局執行第3波全國擴大同步打詐專案

圖/法務部調查局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為強力打擊日益猖獗的電信詐騙與洗錢犯罪,法務部調查局配合臺灣高等檢察署「全國同步查緝電信詐欺高風險案件行動」專案,自114年5月19日至6月18日執行「第3波擴大打詐同步專案」,動員全台22個外勤處站、逾千名調查官,並由臺北、士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臺南、高雄、橋頭、花蓮、臺東及宜蘭等14地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共偵辦56案、搜索151處、約談286人、羈押28人,查獲3座機房及6座水房,規模創下歷次專案之最。

本波專案查緝重點聚焦假投資詐欺、吸金詐欺、假檢警詐欺、戀愛詐欺與虛擬資產洗錢等類型,並針對違法第三方支付業者與線上博弈集團勾結案件展開追查。破獲總詐欺金額高達新台幣83億5,700萬餘元,洗錢金額則達324億元,查扣不法所得計6,030萬餘元。

多面向打擊 詐團假投資話術誘騙民眾

本次專案成功偵破38件假投資詐欺案,詐團常冒充投資專員,以建案、期貨、股票、法拍屋等高報酬話術誘騙民眾,透過現金、虛擬貨幣及APP轉帳行騙。另有4案吸金詐欺,詐團謊稱投資禮券、有價證券、遊戲場與政府標案,保證「保本高利」吸金;也有9件虛擬資產詐欺,包括虛構AI幣、比特幣、柚子幣投資及虛假代操。

戀愛詐欺方面,詐團利用交友軟體博取信任,進而誘導合資投資六合彩、茶餅或虛擬貨幣;而假檢警詐欺案件中,詐團冒用司法或警察機關名義,編造被害人財產被查扣等情境,令其心生畏懼交付財物。

違法金流曝光 第三方支付平台成詐團洗錢工具

本案亦偵破台灣O公司、旺O公司等第三方支付業者與詐團勾結案,該等業者以虛構行號申請特約商店名義販售虛假遊戲點數,配合詐團與博弈集團收取受騙民眾款項,再藉合法交易名目掩飾非法金流。本次查獲水房共6座,為詐騙與博弈集團進行帳號儲值與資金管理的地下金流中樞。

調查局指出,這些違法金流系統多透過超商代碼繳費或虛擬帳號進行,成為洗錢的重要工具。高雄市處、中機站及航業處高雄站協同查緝旺O公司,即發現該公司與北中南多家人頭公司合約,從中抽取高額手續費非法牟利。

現金豪車名錶全入袋 查扣財物具象化成果

本波專案查扣資產亮眼,包括臺南善化豪宅1棟、高雄旗山農地1筆、賓士車2輛、瑪莎拉蒂1輛、勞力士4支、愛彼、沛納海、理查米勒等高級名錶共12支,現金逾200萬元,並扣押大量銀行及虛擬資產帳戶,顯見詐團經濟規模與資金流龐大。

南機站更在查辦某吸金案主嫌時,意外發現另有水房據點,調查員當日即刻分析其生活軌跡,火速查出位置,並當日取得搜索票成功搜索、逮捕10名成員、查扣重要物證,有效阻斷犯罪金流。

強化防詐意識 調查局籲民眾慎防高利陷阱

調查局提醒民眾勿輕信「保本高獲利」投資話術,勿將帳戶、密碼、提款卡交予他人以免淪為詐團工具。虛擬帳戶與超商代碼已成詐團洗錢利器,調查局將持續與數位發展部合作,清查並揪出違法第三方支付平台,建構安全金融環境。

本次偵辦行動展現跨部會聯手與地方檢察機關整合力量的成效,調查局將持續以「斬詐除騙」為精神核心,推動「源頭防制、溯源查緝、被害保護」三大策略,全力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與社會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