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報 / 胡一鳳老師專欄 :我的修行日誌 - 世界和平 × 跨域交流 × 人間佛教的視野

中華新聞報 / 胡一鳳老師專欄 :我的修行日誌  - 世界和平 × 跨域交流 × 人間佛教的視野

 

昨天(9/25),是「世界夢想日」,在這特別的日子裡,立法院長韓國瑜以立法院長兼「台日交流聯誼會」會長身分率跨黨派立委代表團啟程訪日,廣結善緣,盼為台灣外交盡力、台日友誼長存,並拜會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會中,麻生太郎特別針對花蓮風災表達誠摯慰問,也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似乎老天安排,讓政治與文化交流與「夢想」彼此呼應。

明天(9/27 )一行人將前往大阪參訪,也關心 2025 大阪世界博覽會「台灣館 TECH WORLD」。該館以「科技 × 自然 × 文化」為核心,邀請世界認識台灣的魅力與實力,成為展現國際合作與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麻生太郎得知韓國瑜所率訪團將赴大阪參觀世界博覽會,也特別肯定台灣館展示最先進設備與科技,備受好評,深受遊客喜愛。這些政治、文化與國際合作的互動,正是和平願景的展現。

值得欣慰的是,無論國際或兩岸,各界都對花蓮災情表達關懷。日本友人、日本駐台代表、中國大陸國台辦、美國在台協會、英國、澳洲、加拿大、比利時、以色列、捷克等駐台辦等發文紛紛送上慰問,展現超越立場的人道精神。提醒我們:在災難與挑戰面前,最重要的是攜手合作、守護眾生。

圖說 : 作品名稱 /「天佑花蓮」(藝術家 胡嘉蕙 的作品/高師大美術研究所畢業)

談到佛法,日本佛教正是公元 6 世紀中葉由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不僅影響宗教信仰,也深刻塑造日本的藝術、建築、教育與日常文化。例如奈良東大寺、京都清水寺,都是佛教與日本文化交織的見證。直到今天,日本人依然尊崇佛教,無論是寺廟巡禮、盂蘭盆節,或日常生活中的禮儀,都可看到佛法的深厚影響。

而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也將在10/1主辦的【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八堂課,探討「佛教與日本文化——關於日本佛教的特色」。主講人為日本駒澤女子大學原校長安藤嘉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與談人則由台灣的滿潤法師(日本教區總住持)主持。從不同文化背景出發,探討佛教如何在日本落地與發展。這樣的跨文化對話,本身就是一種和平的實踐。

文化交流同樣蘊含和平契機。日本的「和食」非遺、日本料理中的禪文化,大陸山西大同「百花燒賣」承載百年非遺飲食記憶,台灣圓山飯店蔣夫人最愛的「紅豆鬆糕」則飄香數十載等,這些都成為跨世代的甜蜜印記。飲食文化如同佛法交流——既是傳承,也是創新,最終都是為了彼此理解與相惜。

昨晚我也出席「真學道生命教育學院」課程,這是一個跨宗教共學的平台。大家並特別為花蓮災區祈福,回向亡靈得度、傷者早日康復。當晚誦持佛教《心經》,亦誦讀道教《太上清淨經》。雖然兩部經典來自不同宗教體系,卻都以「清淨心」為核心,強調透過去除雜念來獲得智慧與安定,展現了殊途同歸的精神

負責人陳瑞宏博士,不僅是台灣道法總會的重要推手,更是兼具企業經營與公益精神的企業家。他現任堡安消防公司、堡捷科技公司董事長,曾任國家磐石獎聯誼會總會長、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常務理事,長年支持慈善公益,近年更積極推動跨宗教生命教育,不斷自我超越「做中學,學中修」修道精神,也更體現了「不同宗教,相互支持」的真義,展現跨界學習風範,也期永保初心。

課程中,奉慧君 Jennifer 女士——卡巴拉生命樹密碼創辦人,也分享了自身經驗。她因婚姻與猶太文化緊密連結,提到猶太人婚姻傳統、安息日的重要性,以及猶太教要求持續學習經典的生活方式。她進一步說明,卡巴拉源自猶太教拉比的古老智慧,用來解釋永恆的造物主與有限宇宙之間的關係。雖然深奧,但核心在於幫助人們認識自己、理解生命的目的與修煉課題,進而善用自身潛能,促進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和諧。

這些跨宗教的分享,不僅讓我們感受不同信仰的智慧光芒,更印證了「殊途同歸」的精神。

政治需要善意溝通,文化需要交流理解,宗教更能成為化解隔閡的橋樑。世界和平不是口號,而是一次次真誠的行動與跨域的連結。願我們都能在夢想與災難之間,找到大愛與希望的答案。

 

胡一鳳老師 簡介: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並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首屆全球「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課程結業。

該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擔任總監,強調「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自覺式管理,匯聚近九十位來自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十三國、四十六城市的企業與文化菁英。

課程體現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學」不僅是修行智慧,更是一門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學,具備跨國、跨文化、跨產業的實踐力。

同儕包括琉璃工房董事長楊惠姍、清玄享閱文化集團董事長方淳珍、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上海米源集團董事長陳志峰、泰國型創科技董事總經理張仁安等知名領袖。

現任佛光山普門中學生命教育兼任老師、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榮譽顧問長,亦為百人行善團發起人。

長期關注教育、公益、環保與跨宗教交流,致力於推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將修行落實於日常,推動「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並擔任高雄市中華企業經營領袖協會顧問、高雄市團體企業講師職業工會講師、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理事、高雄科技大學東區校友會顧問等,持續推動文化教育與社會關懷。

近年榮獲美國德保羅大學自然醫學聯合頒證、國際社會服務獎(2023年),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頒贈「佛光三好人家」殊榮(2024年)。